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物流风向标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国内“争议不断”的预制菜,却成海外市场香饽饽,这个“紧箍咒”必须知道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预制菜年夜饭的预定如火如荼。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愈发碎片化,方便快手的预制菜为人们的餐桌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了大家既想享受丰盛美食,又不想花费过多时间在繁琐烹饪上的需求。

  不仅在年夜饭市场大放异彩,预制菜在整个市场的发展态势也十分强劲。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破万家,全年注册量同比增加 147.8% 至 10661 家。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让预制菜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产能。而当国内市场逐渐饱和,企业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预制菜出海的大幕悄然拉开。

  01

  从美国起源到全球 “食尚”

  中国正入局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20 世纪初,美国发明快速冷冻技术,食品可以长时间维持原有新鲜度和口感,这打破了打破了食品储存和运输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20 世纪 40 年代初,为解决二战军队的粮食供应,军队后勤将三个肉类罐头、三个面包类罐头和一个日用品附件包组成c口粮。除此之外,还有将鸡蛋干燥脱水后加入调味料制作成的鸡蛋粉和以高能量巧克力棒为主的d口粮等等,诸如此类,被看作是预制菜的发端。

  20 世纪中叶,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大幅提升,对餐饮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和即时。传统烹饪方式耗时较长,难以满足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便捷饮食的需求。此时,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抓住机遇,采用标准化、规模化的预制食材,在保证产品品质稳定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出餐效率。

  到 20 世纪 60 年代,预制菜正式起源于美国,并开始商业化经营。1969 年,大型食材配送供应链公司 Sysco 在美国成立,这家公司经营着 40 多万种商品,业务广泛,在预制菜食材供应和配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预制菜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逐渐成熟,也为后来全球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从起源到商业化,预制菜在美国本土扎下了根,随后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如今,预制菜早已不再是美国的 “专利”,在不同文化、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下,海外预制菜市场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也因地域差异而大不相同。

  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预制菜发展较早,市场相对成熟,无论是连锁餐饮还是家庭消费,预制菜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大众对预制食品接受程度较高。

  西欧国家以英国为例,1979 年,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玛莎(M&S)推出了英国第一款预制食品基辅鸡。这款预制菜只需消费者买回家后放进烤箱烤 25 分钟就可食用,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M&S 每 5 分钟就能卖出一份,甚至为此成立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如今,M&S 的预制食品有 30 多种,涵盖披萨、意大利饺子、烤鸡等多种美食,还有泰餐、日餐、韩餐、印度咖喱饭等外国菜品以及中餐。除玛莎外,几大超市巨头如 Tesco、Sainsbury、Morrisons 等也纷纷推出了自家的预制菜。

  据相关数据显示,预制食品在英国已成为一个价值 26 亿英镑的产业,且在 2021 年达到了 54 亿英镑(约合 460 亿人民币)。

  在国外悠久的预制菜历史、极高的消费者接受度和广泛的市场需求等一系列背景下,我国预制菜企业也在加紧布局海外市场。

  02

  粤闽鲁预制菜

  踏浪出海,香飘世界

  随着预制菜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国预制菜正凭借独特优势,大步迈向海外。

  当一包来自广东的“胡椒猪肚鸡”预制菜登上澳大利亚商超货架,当北美家庭用三分钟复热出川味酸菜鱼招待客人,中国预制菜正以“舌尖上的中国速度”重塑全球餐饮版图。

  根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发布的《2024预制菜出海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3 全年口岸出口(包括其他省份从广东口岸出口数据)预制菜的金额达到 317 亿元,占全国的 18.3%。其出海足迹已抵达全球六大洲,主要市场集中在北美、RCEP 国家、欧盟和伊斯兰国家。

  2023年佛山市顺德区出口预制菜约 16 亿元,同比增长约17%,产品包括鱼皮角、顺德盆菜、佛跳墙等经典粤菜,出口地涵盖美国、澳大利亚、日韩、东南亚等地。广东企业还积极探索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设立海外生产或加工基地,构建预制菜 “共享工厂”,进行全产业链的海外预制菜产业布局。

  福建则凭借自身丰富的水产资源优势,积极投身预制菜出海事业。根据相关报道,福建省马尾海关积极发挥监管服务职能,助力福建水产品预制菜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不断拓展着福建预制菜在全球的影响力 。

  由南到北,山东省依托沿海优势,在预制菜出海方面也有着亮眼的表现。2023 年 1-9 月份,威海海关监管出口的海洋预制菜金额高达 3.91 亿元,同比增长 1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如此,山东省烟台市也成功实现预制菜产品出口,进一步丰富了山东预制菜的出海版图,让更多山东特色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

  03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与“紧箍咒”

  从全国各省份预制菜出海的斐然成绩不难看出,中国预制菜出海正以昂扬之姿,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预制菜出海之路并非坦途。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标准差异、文化饮食习惯的不同等因素,都给中国预制菜出海带来了新的挑战。

  虽然全球预制菜市场广阔,但不同国家对中国预制菜的接纳度呈现显著温差:Statista数据显示,美国冷冻预制菜渗透率超65%,欧洲即食餐市场份额年增12%,而东南亚市场更偏好单价3-5美元的即热型汤品。这种差异折射出深层的饮食文化壁垒——德国消费者可接受工业化的速冻披萨,却对“预制宫保鸡丁”持怀疑态度;日本家庭习惯加热便当,却难接受中式料理的“非手工感”。中国预制菜要突围,必须要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文化认知的鸿沟。

  同时,在国际法规的差异与合规门槛方面,对我国预制菜出口既有机遇,也存挑战。

  东盟、日韩等RCEP成员国对中式预制菜的关税减免政策,为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进入市场的机会,有一定的发展红利。

  但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生产流程的监管要求远超国内,例如HACCP体系认证、海关备案、出口企业名单注册等环节,这就需要我国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合规整改。

  上述差异,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预制菜出海道路并非一马平川,文化差异带来的认知壁垒,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将中国饮食文化与当地饮食习惯巧妙融合,打造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国际法规的严格要求,既是挑战,更是推动我们产业升级、规范发展的动力。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以品质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未来,中国预制菜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但这一过程必然充满曲折,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与坚持。

  本文来源于全食在线出自物流指闻 ,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零售,行业,发展